本报记者 毕馨月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许多岗位人才缺口问题逐步显现,要想追上生产进度,人才的集聚必不可少!”长春市新金享冷弯型钢有限公司遇到的困境,是我市许多复工复产企业的缩影。但近几天,新金享人力资源负责人的眉头渐渐舒展了。原来,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主动出击,为企业与在长高校毕业生搭建载体平台,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企业岗位一经发布,人才简历纷至沓来。
针对本轮疫情,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开展“四化服务”——以网络化服务、专业化服务、规范化服务、科学化服务,一“网”连接市场、政策与数据,成为稳住就业“基本盘”,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有力推手。
“疫情期间,我们以‘线上办、不见面、意向签’的方式,为企业与学校提供视频招聘、远程面试、线上培训等服务,效果特别好。”长春市才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拿出一组数据,近日,在为吉林师范大学开展的师范类岗位线上专场招聘会上,近百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300余个,就业意向签约率达70%。长春智联招聘、长春招聘网等平台企业也紧随其后,即将启动高校端系列线上活动。
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产业,探索符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模式,是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迈向专业化的关键一步。长春龙天华尔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有限公司近期就充分借助各在长高校校友会等平台优势,为吉林财经大学应届毕业生提供前期招聘、中期入职、后期发展的职业生涯周期一站式服务,优先推荐省内就业岗位400余个,为财经学科人才拓宽本省就业渠道。
刚刚成功应聘长春禹点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的孙海洋,就是规范化服务的受益者。通过长春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微信平台,他及时了解到我市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才引进、劳动用工、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和资讯。留长就业信心愈发坚定的孙海洋,很快便成功对接长春禹点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协会助力10所高校近30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全面了解省市人才政策及待遇的一员。
在长春锐仕方达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通过岗位比对、求职走向、就业意愿等综合数据分析,在实现人才与企业的精确匹配基础上,有效确保更多高校毕业生科学、充分、有效就业。打好科学化服务“一张牌”,通过大数据平台、人才地图、人才数据库等载体,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统计机制,定期汇总分析工作推进情况,正在成为我市稳就业、好就业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