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专 刊

“专精特新”申报辅导对企业“精准滴灌”

与会专家在“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资质申报与培育”活动现场解答企业就申报难点及自身规划提出的疑问。 徐微 摄

本报记者 徐 微

为企业办实事关键要“对症下药”。熬过了创业初期的“冬天”,长春新区一大批中小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日前,由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长春新区管委会、省国科创新孵化投资有限公司举办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资质申报与培育”活动让新区一批中小企业负责人直呼“解渴”,觉得这样的专题培训十分有用,实现了对企业辅导的“精准滴灌”。

活动中,与会专家分别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解读、融资及知识产权规划布局等方面做精彩解读。吉林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光智欧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7户新区企业代表分别围绕自身实际情况及需求进行路演,并对“专精特新”企业申报难点及自身规划提出疑问,与会专家一一解答。

“此次开展的‘专精特新’企业资质申报与培育活动,让我们豁然开朗,明白了申报‘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意义。”一些参会的中小企业代表说。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优秀代表,在“强链补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长春新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新增80余户,总数达到179户,涵盖医药健康、光电信息、航天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其中,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4家。这些企业都是布局在新区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代表着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

“我们已成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服务专班,支持更多中小企业成为‘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长春新区发改工信局局长梁森说。今年年初以来,长春新区深入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梯度培育工程的意见》,开展创新强动能攻坚行动,力争到今年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0户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10户以上,把新区“专精特新”企业基座做大、质量做优。

2022-05-13 4 4 长春日报 content_1871678.html 1 “专精特新”申报辅导对企业“精准滴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