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毕馨月
“小社区”能否兜起居民“大幸福”?这个问题,居民最有发言权。26日,记者深入二道区东盛街道万通社区万通A区,解锁“幸福小区”的“神奇密码”。
“过去大家各顾各的,现在小区成立了平战联动志愿服务队,群防群治真挺好!”
“社区为我们建起生活圈,在附近办理很多业务都能走绿色通道,幸福感飙升。”
“邻里之间有啥困难或矛盾,网格化管理体系都会搂细搂全,小事不用出楼栋就能解决,特别暖心。”
……
是什么让万通A区22栋楼、1986户、3780名居民凝聚起“幸福合力”?
社区相关负责人给出答案:“今年以来,万通社区以开展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创建活动为契机,在万通A区创新构建‘一体双驱三融四转变’工作模式,变‘条块分割、各自为战’为‘相融共生、协同作战’。”
一套体系:触摸服务群众“神经末梢”
说起“一体”——“党建引领幸福小区1234”体系,居民们无不夸赞。
“1”即1套架构。今年,万通A区以党建引领为统筹,搭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体系,筑牢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
“2”即2类职责。一方面,万通A区配齐配全小区网格员、下沉干部、楼栋长、单元长,与在职党员共同组建指挥长体系,解决小区治理难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26件;另一方面,小区号召42名志愿者成立“五朵金花”平战联动志愿服务队,群防群治提质增效。
“3”即3大机制。小区通过整合资源建立联动机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成为保障平战力量的重要抓手。
(下转2版)
(上接1版)
“4”即4圈保障。深谙“只有党员沉下去,成为群众身边人,问题才能浮上来,才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道理,万通A区组建起 “朋友圈”“同心圈”“生活圈”“活动圈”,织密幸福体系,使小区真正触摸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两个平台:实现应急响应“一键启动”
一手抓网格管理,一手抓党群服务,激活了万通A区应急响应“一键启动”的“双驱”动能。
记者注意到,小区建立的网格管理平台探索出以“社区党组织—网格AB岗—楼栋长—单元长—志愿者—居民群众”的“六纵一横”网格化治理体系。“平时会有包保干部、‘三长’、管片民警等定期通过敲门行动、入户排查、电话询访等了解居民情况、矛盾纠纷、困难问题,确保急事不出单元、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受益人群达560余人。”万通A区的一位网格长如是说。
与此同时,党群服务平台也在助力资源服务“一体送达”。通过与驻街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联动联用”,“幸福小区”党群服务站等活动阵地得以升级。“小区设有法律咨询工作室、图书阅览室、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为大家提供心理咨询、阅读、免费饮水、儿童托管等服务,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居民常女士说。目前,该平台已帮扶困难群众32人次、认领“微心愿”144个、完成事项代办等便民服务13件。
三支队伍:融合各方力量“做实保障”
想要提升小区幸福度,关键在于融合。为此,万通A区率先打通行业壁垒,成立志愿服务队、党员突击队、专业应急队,以“三融”模式“做实保障”。
提起万通A区的“五朵金花”志愿服务队,小区居民纷纷点赞。“所谓‘五朵金花’,是指‘金钥匙助力成长’‘金点子法律援助’‘金刚钻便民服务’‘金麦穗扶贫助困’‘金嗓子文艺宣传’五个服务项目,可为居民提供消防安全、纠纷调解、物业管理、法律咨询、助学助教等服务。”服务队负责人介绍说。与此同时,由72名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干部、在职党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以及由专业团队、培训机构组成的专业应急队,也在常态化开展居民信息排查、代办便民服务、演练实操培训等服务。
四种转变:破解小区治理“幸福密码”
“我们现在都在争当‘八好’示范楼栋,大家主动参与到小区治理中,种种转变让小区步入良性发展之路。”宋大爷一番话,道出了万通A区居民的心声。
今年以来,万通A区紧紧围绕“幸福小区”的“八好”创建标准,根据各楼栋不同优势、支部组建特点、党员构成差异,打造特色各异的“八好”示范楼栋。“邻里同协作、平安促和谐”睦邻文化厨艺展增进邻里感情;“为邻居做一件好事”活动,使互助互爱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居民们的话说:“如今一说起社区治理,那可是‘栋’力十足。”
这种转变无处不在——通过畅通指令流转渠道,万通A区实现由“层级调度”向“扁平指挥”转变;调整细化网格管控,实现由“动态巡防”向“定位布防”转变;调整优化服务模式,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在加强社情分析研判基础上,实现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
小网格推动大治理!如今的万通A区治理有力度、服务有热度、幸福有温度,成了名副其实的“幸福小区”创建样板。